自1988年首例脐带血成功移植以来,迄今为止,全球的脐带血应用已经超过50000余份,而我国脐带血应用例数已超过12000份,脐带血已经实现了从“医疗废弃物”到“救命血”的逆袭。然而脐带血依然没有停止自己前进的步伐,不断拓展未知的研究领域。截止目前,全球在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官网登记的脐带血临床研究已超过了1200项,几乎每年国内外都有重磅研究成果问世。2019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里,脐带血研究又有哪些别样的风景,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年终盘点。
脐带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可显著改善大鼠脑功能
四川省干细胞库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在荷兰《行为大脑研究》杂志上联合发表论文。相关研究显示,在缺氧缺血损伤的大鼠模型中,移植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NCs)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可促进大鼠空间记忆的恢复,减少细胞凋亡,减少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研究指出,这或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治疗的良好替代疗法。
科学家合成新化合物促进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
广东医科大学药学院和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发现了一种可用于扩增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化合物analog 11,不但能够提高造血干细胞的绝对数量还能够有效抑制其分化。这项研究成果已在《欧洲药物化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发表。
梅奥诊所探索干细胞治疗左心发育不良研究
美国梅奥诊所(Mayo clinic)与洛杉矶儿童医院(CHLA)心脏研究所等机构联合开展了一项 I 期临床试验。在常规手术的基础上,科学家希望通过向患儿右心室注射干细胞,增强该区域的心肌,从而延缓甚至阻止HLHS患者的心力衰竭。这项 I 期临床试验的结果发表在《胸心血管外科杂志》,所有10名患者均已成功接受了第二次手术,没有一例死亡病例,孩子们在手术六个月内没出现任何明显的健康问题。
脐带血单核细胞是神经保护关键
美国杜克大学的Arjun Saha、Anthony Filiano和Joanne Kurtzberg等研究者开展了一项基础研究,比较了脐带血单核细胞和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对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者将小鼠脑器官切片培养物暴露于糖氧剥夺(OGD),然后用来自脐带血或成人外周血的细胞处理脑切片。结果发现,脐带血单核细胞能保护神经元免受OGD诱导的死亡,并减少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
单份UM171扩增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安全可行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医学院教授兼Maisonneuve-Rosemont医院血液学家Sandra Cohen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没有合适HLA匹配供体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研究了单份UM171扩增的脐带血移植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UM171脐带血干细胞扩增是可行的、安全的,并且允许使用小的单根脐带而不影响植入。UM171扩增的脐带血可能有克服其他脐带血移植弊端的潜力,同时具有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和复发风险低的优势。
自体脐血输注减少早产儿呼吸支持时间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杨杰、任竹潇、许芳等研究者在《干细胞转化医学》上发表了一项非随机前瞻性临床试验,脐血单个核细胞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和氧气疗法时间显著减少,细胞治疗有效减少了早产儿的呼吸支持时间。研究表明,脐血单个核细胞可能具有降低早产并发症发生率的潜力。
日本制药巨头开发源于脐带血的即用型CAR NK细胞疗法
日本制药巨头武田(Takeda)与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联合宣布,双方已达成一项独家许可协议和研究协议,开发源于脐带血的嵌合抗原受体导向的自然杀伤(CAR NK)细胞疗法,用于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和其他癌症。与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患者自身T细胞的CAR-T细胞疗法不同,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CAR-NK细胞疗法是从脐带血中分离自然杀伤细胞(NK),并在其细胞表面插入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CAR),使其增强攻击特定肿瘤的效力。该疗法有望成为首款被批准治疗门诊患者的CAR细胞疗法。
来源: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