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四川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获悉,2019年9月13日至15日,在迈阿密举行的国际脐血大会上,国际脐血协会(Cord Blood Association )将授予在脐带血领域有杰出贡献的Broxmeyer教授2019年度终身成就奖。Broxmeyer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西蒙癌症中心的教授和研究员,他的大部分职业生涯都致力于推进与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相关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的实验室证明了新生儿出生后残留在脐带和胎盘中的脐带血可作为移植物,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他的实验室处理了世界首例脐带血移植手术所使用的脐带血血液样本,并创建了世界首个脐带血库。
世界首例脐带血移植 患儿30年后依然健康活着
1983年,Broxmeyer带领的研究团队通过实验室研究证明,脐带血是造血干细胞可行的来源,当时大多数同行都不认为脐带血可以替代传统的骨髓。
他们选择了一名患有范可尼氏贫血的小男孩Matthew Farrow。从两岁起,Matthew 就饱受折磨,这种疾病使他的骨髓无法产生血细胞来抵御感染、输送氧气或愈合伤口。他的治疗前景一直很糟糕:亲姐姐的年龄太小无法提供骨髓,对国家骨髓捐赠计划登记机构能否提供合适骨髓并不抱太大希望。
1987年,Matthew的父母怀上了第三个孩子ALLison,幸运的是,这个孩子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与Matthew几乎完全相同。
1988年10月6日,ALLison的脐带血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进入了她哥哥的体内。整整三个星期的时间,Broxmeyer焦急地等待着手术是否奏效。第22天,Matthew的血细胞计数开始恢复正常。移植两个月后,他的血型从B型变成了O型,和他妹妹一样。至此,世界首例脐带血移植获得了圆满成功。三十年过去了,Matthew依然健康地活着,并组建了幸福的家庭。
随后,又一份脐带血被送往马里兰州巴尔的摩一家医院用于救治一名白血病幼儿,促成了脐带血在白血病患儿中的首次移植。
基于医学实践取得的一系列成功,1989年,Broxmeyer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这篇论文阐明了脐带血具有与骨髓相似的特性,这为脐带血移植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支撑和理论依据。
截止目前,全球脐带血移植应用总数已经超过50000例,中国也已超过12000例,作为该领域的先行者,Broxmeyer功不可没。
患癌的脐带血斗士 术后通过气管说话分享研究发现
在历任美国血液学学会主席中,Broxmeyer是唯一一位以非医师身份领导该组织的前任主席。而在印第安纳大学任职30多年间,他领导的团队获得了超过920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在《科学》《自然医学》《血液》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期刊发表了795篇论文,引用次数超过63,000次。
早在10年前,因在脐带血领域的开创性贡献,印第安纳大学校长Michael A. McRobbie就授予他“校长卓越奖章”,这项荣誉用于表彰印第安纳大学在学术、艺术或专业成就方面,或者为学校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获得奖章十年后,当同事们以为年近70的他将要退休时,Broxmeyer却仍在努力进行科研工作,未因日常工作的繁杂而影响科研进度。
印第安纳大学西蒙癌症中心主任Patrick Loehrer博士评价Broxmeyer说:“他天性如此,工作速度一直挂在五档,从来没有降过速。”
然而,这位举世公认促进了医疗事业巨大进步,惠及全球患者的科学家却于2013年底被确诊为甲状腺癌。到2014年1月手术,中间他也只缺席了一个星期的工作。
与甲状腺癌的斗争并没有动摇Broxmeyer的意志,他始终在寻求一个问题的答案:我们能否让脐带血移植变得更好?
2015年6月,他和实验室的七名研究人员在著名科学期刊《细胞》上公布了一项重大发现,该发现增加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效率,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Broxmeyer谦虚地说:“我们并不把这看作是试验的终点,我们把它当作细胞在体内真正发挥作用的开始。”
他对科学的热爱同样令人动容。在进行甲状腺癌手术后不能发声,他坚持通过气管说话,仅仅是为了和同事分享自己的一个发现。他自言如果说患上癌症后有什么不同,那就是自确诊以来,他变得更加专注,更加努力。
Broxmeyer眼中的脐带血:比骨髓更容易收集 无需严格的HLA匹配
Broxmeyer认为,脐带血比骨髓更容易收集,不易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无需严格的HLA匹配。
哪些父母应该考虑存储脐带血?Broxmeyer说,如果早一点涉足这个领域,他会毫不犹豫地储存两个儿子的脐带血。不过,现在他储存了孙女的脐带血。
Broxmeyer 表示,当前研究正在确认脐带血能否治疗出生窒息、脑瘫、中风和自闭症,他也正在等待明确的临床证据,而这无疑将拓展脐带血的应用范围。
来源:四川新闻网
链接:http://cd.newssc.org/system/20190906/002751364.html?from=groupmessage